全球十大快餐店

McDonald's KentuckyFried Chicken Subway Burger King Starbucks Pizza Hut Papa Johns Dairy Queen Domino's Pizza Dunkin' Donuts

 

McDonald's

A5

歷史 公司概況 形象宣傳 麥當勞標誌 在大中華區的經營

麥當勞(英語:McDonald's)是源自美國南加州的跨國連鎖速食店,也是世界最大的速食連鎖店,主要販售漢堡包及薯條、炸雞、碳酸飲料、冰品、沙拉、水果、咖啡等速食食品,目前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近郊的橡樹溪鎮。

歷史

1940年,理查·麥當勞(Richard "Dick" J. McDonald,生卒:1909年2月16日-1998年7月14日)與莫里斯·麥當勞(Maurice "Mac" McDonald,生卒:1902年11月26日-1971年12月11日)兄弟在美國加州的聖貝納迪諾創立「麥當勞燒烤」餐廳(McDonald's Bar-B-Que),開始了今日麥當勞之歷史。

公司概況

麥當勞速食廳大多提供櫃檯式和得來速式(drive-through的音譯,即指不下車便能夠用餐店速食服務。顧客可駕車在門口點菜,然後繞過餐廳,在出口處取餐)兩種服務,同時提供室內就餐,有時也提供室外座位。 「Drive-Thru」、「Auto-Mac」、「Pay and Drive」和「McDrive」在很多國家都很出名,這些服務一般會分開點餐處、付款處、取餐處,雖然後兩者多數是一起的。有些地區,公路幹道兩旁會設有麥大道(McDrive)是一種無櫃檯無座位,專為駕車人士開設的大道,這種大道往往以得來速餐廳簡化方式,出現在鬧區等人口密集地帶。反之,人口較鬆散地方就沒有得來速(drive-through)服務。亦有部份位於鬧市麥當勞,會以「Walk-Thru」取代「Drive-Thru」。 (有消息稱,由於美國北達科他州員工最低工資明顯低於奧勒岡州和華盛頓州,麥當勞公司計劃在2005年初嘗試著在北達科他州法哥設立電話服務中心,用來接受處理來自奧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得來速電話訂單,以緩解這種現象。) 麥當勞也有專門主題餐廳,例如1950年搖滾主題餐廳、2007年英格蘭超級聯賽主題餐廳、一些坐落在近郊及某些城市大型室內或室外遊樂場的餐廳。它們被稱作麥當勞樂園(McDonald's PlayPlace,舊稱PlayLand),最早於1970年代和1980年代在美國本土出現,加拿大大部分地區直到1990年代中期才陸續出現。在國際上較遲出現。有些郊區和部份城市麥當勞有設立內部或外部遊樂場,稱為「麥當勞樂園」。第一個麥當勞樂園於1987年問世,設計爬行管內有球和溜滑梯,而且越來越多。 麥當勞每年會將部分營業額用於慈善事業。創始人雷·克洛克去世時,以他全部財產成立麥當勞叔叔慈善基金,在部份醫院附近設立「麥當勞之家」,以提供重症病童及家屬就醫期間暫住。 麥當勞和可口可樂結成戰略夥伴,固定銷售可口可樂公司碳酸飲料。

a1

形象宣傳

在約1965年,麥當勞推出第一個麥當勞電視廣告,自當時起,麥當勞公司推出了不同類型的電視廣告結構,唯一一樣的是年份,麥當勞所有電視廣告都有一行字標示著年份,結構如下: 1965年-1975年──(只在最後標示年份) 1975年-1979年──上面一個影像框,中間一個麥當勞標誌,底下一句口號(如:We do it all for you) 1979年-1984年(中)──一個大雙線黃框,黃框最底標示著口號(某些國家地區例外,如:Nobody can do it like McDonald's can),右下角一個麥當勞標誌 1984年-1985年──右下角一個麥當勞標誌和口號 1984年-2000年──右下角一個以紅色長方形框的麥當勞標誌和口號 1980年代末-1995年──左/右下角一個麥當勞標誌和口號,猶如在街上看到的大麥當勞標誌甚似(只局限在某些國家和地區,例:美國,台灣) 2000年-2003年9月──一個微笑著的長方形M字和口號(亞洲某地區地區例外,如香港和台灣,則以一個微笑著的圓M字代表,Every time a good time) 2003年9月至今──一個大M字和口號(通常在最後才出現) 直到現在,麥當勞已在美國的廣告用了23個不同的口號,有些更是其國家地區的精選口號。但同時它某些廣告活動也帶來不少問題。 1996年,英國成人漫畫雜誌Viz (英國漫畫)控告麥當勞抄襲其存在已久的Top Tips特徵的名字和形式,讀者也發起其諷刺重點。麥當勞用相同名字Top Tips來作為宣傳活動的名(意思是節省錢的話,就來麥當勞)。類似的部份的幾乎逐字翻譯的: 「Save a fortune on laundry bills. Give your dirty shirts to Oxfam. They will wash and iron them, and then you can buy them back for 50p.」──Viz Top Tip出版於1989年5月 「Save a fortune on laundry bills. Give your dirty shirts to a second-hand shop. They will wash and iron them, and then you can buy them back for 50p.」──麥當勞1996年的廣告。 香港/澳門麥當勞早期廣告以麥當勞叔叔、漢堡神偷、大鳥姐姐、奶昔大哥四個公仔為主角,曾拍攝不少的故事性廣告,吸引不少小朋友,例如引用美國麥當勞廣告改成粵語版本,或者引用美國麥當勞廣告,找一些演員來當麥當勞廣告人物(以代替外國人),1985年曾推出「好夢成真」,1986年推出「二人行」等。麥當勞把很多相關玩具加入快樂兒童餐,故這四個角色可謂與那個年代小朋友一起成長。惟在香港回歸後,除了麥當勞叔叔外,其餘角色都很少出現。

a6

麥當勞標誌

黃色M字。(但美國亞利桑拿州賽多納市使用藍綠色M字) 麥當勞叔叔:穿著黃色衣服,袖子有紅白相間條紋的「小丑」打扮。 漢堡神偷:穿著黑白間條衣服,眼綁黑帶的囚犯造型。 大鳥姐姐(香港稱小飛飛):一隻帶著飛行帽會飛的鴨女,大鳥姐姐。 奶昔大哥(香港稱滑嘟嘟):紫色番薯形象的人物,奶昔大哥。 我就喜歡(i'm lovin' it):近期沿用口號,英文版為其一McDonald's註冊商標。 脆卜卜:好像啦啦球樣子,主色是粉紅色。 麥當勞公司商業模型與大部分速食連鎖店有點不同。除了普通特許費外,也提供租借。 麥當勞的「M」字以象徵明亮、活潑、希望的黃色作顏色,可說是家喻戶曉。行銷心理專家路易斯·契斯金 (Louis Cheskin),他認為這對「金拱門」(Golden Arches)可以引起消費者「母親雙乳」的潛意識聯想。

a7

在大中華區的經營

麥當勞於1975年在香港開設分店時的中文名稱是「麥當奴」,源自粵語對(McDonald's)的直譯,但因為原本的「奴」字容易令人聯想到「奴隸」,所以其後更改用字成為「麥當勞」,並一直沿用至今。麥當勞在1984年被引入台灣時也採用此譯名。麥當勞在中國大陸設店前,(McDonald's)在中國大陸的原譯名是「麥克唐納速食」,直至該品牌在1990年在中國大陸正式設店才統一採用粵語譯名麥當勞至今。2010年代,因為三地的麥當勞公司都引入新資本而需要改名,麥當勞(中國)公司在2017年以麥當勞招牌的黃色「M」字標誌,而更名為「金拱門」(Golden Arches)作為公司的中文名稱,旗下餐廳及產品則沿用麥當勞品牌,中信入股麥當勞(中國)後原希望繼續以麥當勞作為公司名稱,但中信董事長張懿宸在2018年透露,因為麥當勞的美國母公司拒絕經入股後的營辦商沿用含有麥當勞的公司名稱,所以才改用金拱門作為公司名。台灣的麥當勞於2017年由美國母公司直營改為特許經營,完成股權轉讓後,經營台灣麥當勞的公司更名為「和德昌」,但餐廳及產品繼續以麥當勞為品勞於2017年改組後由中信為大股東,營辦商由「香港麥當勞有限公司」更名為「MHK」,而香港並沒有要求公司須有中文名稱,旗下餐廳則沿用麥當勞為品牌。此外,在港澳地區常將麥當勞簡稱為「M記」、「麥記」或「老麥」,在中國大陸亦有「金拱門」、「牡丹樓」的暱稱[7]。含特別行=業務由央企中國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股份、中信資本等子公司持有的「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運營管理,該公司也是麥當勞在美國以外最大規模的特許經營商。台灣麥當勞則由德昱股份有限公司運營。

a8